基站天线设置需要重点考虑下倾角、方向角、天线挂高、天线分集距离和隔离距离等参数。有口皆碑的基站天线小型化就是一个发展方向,就目前的天线技术发展状况来讲,天线的小型化、集成化可应用很多种技术;由于多系统天线指向相同,这对后期多系统的网络优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下面分享影响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的三大因素。
1、下倾角设置的信号强度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整网的软切换比例,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天线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通常天线下倾角的设定有两方面侧重,即侧重于干扰抑制和侧重于加强覆盖。
2、考虑干扰抑制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天线半功率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增益(尤其是上波瓣)衰减很快。因此从控制干扰的角度考虑,可认为半功率角的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天线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实际上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不可能完全适配三叶草型蜂窝结构。水平半功率角的天线与之比较接近,而水平半功率角为垂直的天线则相差较大。因此对于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垂直天线的基站。
3、考虑加强覆盖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天线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天线下倾角设定无需考虑垂直半功率角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覆盖区边缘有足够强的信号,可认为天线主瓣方向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天线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总而言之,基站天线的智能化和基站天线的低成本化也是目前基站天线发展的一大特点。倾角设定的实际应用由于基站周围环境十分复杂,经济实惠的基站天线下倾角设定还须考虑附近山体、水面和高大玻璃幕墙的反射和阻挡。因此具体基站的下倾角可利用上述方法,同时结合具体环境最终取定。